区块天下 区块链新闻 「独家」对货币以及数字货币的基本认识、理解和思考

「独家」对货币以及数字货币的基本认识、理解和思考

《金卡生活》杂志

中国银联 主管主办

理论研究 实务探讨

作者 | 韩军燕 任思溟 刘伟超

作者供职于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 | 王孔平

1

说在前边的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道德经》的开篇内容,我们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不是为了故弄玄虚。而是在研究货币和数字货币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越是日常接触的事物和概念,越是难以说清楚;了解的越多,了解的越深入,越是看不透,越是不敢下结论。事物的变化是没有停歇的,而我们的语言和文字是有形的,是一定要在某一个时间和空间有个固化的形态的(就像这篇文章,一定会在某一天截稿,有确定的字数,有确定的字词等等),不然语言和文字也就失去了意义。一旦我们用语言和文字对货币以及数字货币进行了定义或描述,就会产生三种结果:一种是我们的定义或描述是错的,另一种是我们的定义或描述始终无法准确表达我们对货币以及数字货币的思考,第三种情况是即使我们对货币以及数字货币的定义和描述是正确的,那也是对之前的货币以及数字货币而言,此时此刻它们又已经发生了变化。

当我们要对一个事物进行思考和研究,并进而企图给出一个定义或概念时,我们面临着两个考验:一个是我们对于语言和文字的把握,一个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和理解。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字是我们国家的官方文字,也是我们打小就在用的文字。但是,使用了几十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仍然不敢说我们真的完全掌握了汉语和汉字。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先领一块“免死金牌”,下面的内容有诸多谬误之处。欢迎多拍砖,但不要一棍子打死。

2

引言:关于货币的理论假想

因为时间太久远,当时又没有文字记录,所以货币是如何诞生的?实在是无据可查。现在,关于货币的由来只能是一种假设或假说。

货币的由来有三种假说:来源于交换、来源于税收(保护费、管理费)、来源于债务。交换假说的基础是商品,税收假说的基础是财政,债务假说的基础是所有权。

在讨论货币的概念、定义以及诞生历史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思考一个问题:货币这个实物和货币这个概念,哪一个先出现的?也就是先有了货币的概念还是先有货币的实物?

有些事物是先有事物本身后有概念的,比如地球,比如人类等等。有些事物是先有概念后有事物本身,比如计算机,比如飞行器等等。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但凡是自然界中已经有的事物,基本上是先有事物本身,后有概念或名称的;但凡是自然界中没有的事物,人创造出来的新事物,基本上是先有概念或名称,后有事物本身。

但是货币这个概念更特殊一些。你说自然界中有货币这个事物吗?答案是“没有”;你说自然界中有贝壳、金银吗?答案是“有”。因此,在货币的概念诞生之前,有些事物(也许是贝壳,也许是其他物品)已经在承担货币的职能。

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大胆地提出理论假想:货币诞生之初并不是为了用于商品交换,也不是一开始就承担了一般等价物的角色,而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发展变化,在某一个阶段承担了流通、交换媒介、价值储藏等职能。到目前为止,货币的概念和内涵依然在不断的变化。

第一部分

对货币的基本认识、理解和思考

货币是什么?关于货币的经典定义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这个定义现在已经不适用了,这个定义适用且仅适用于实物货币,更准确说是金属货币。金银除了作为货币还可以做成首饰、器物等,因此它是一种商品。另外,金银又可以作为货币使用,因此,金银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但是,货币诞生之初一定不是这样的。第一,当时没有一般等价物的概念;第二,当时没有商品的概念。

农业社会中,货币不重要,粮食最重要,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商业社会中,货币很重要,特别是在分工细化的城市里,一分钱可以难死英雄好汉,没有钱寸步难行。

农业社会中满足的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讲究自给自足,种地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己吃。因此,对货币的依赖程度不高。商业社会中存在很多人类非必须的商品和服务(事物),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销售,而不是为了自用,比如一个生产游戏软件的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玩游戏的需求。你可以想想一个人拿大豆去交换玉米,但你很难想象一个人拿着自己生产的游戏软件去交换另外一个人生产的游戏软件。因此,商业社会的运转离不开货币。

上世纪80年代,农村会有人骑着车子卖东西,有卖油条的(当然是冷的),有卖糕点的,有卖馒头的,还有卖糟鱼的,可以用钱买,也可以用麦子、大豆换。所以,他们都会随身带着秤和布口袋。现在农村的小卖部、卫生室依然存在赊账的情况。你看,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或地区,现代货币并非必需品。而延续了几千年的物物交换也离我们并不遥远。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需要货币呢?我们还是用最经典的例子来说明。假设原始社会物物交换的年代,一只羊可以换三只鸡。大个子有一只羊,想找人换成鸡;小胖子有一只鸡,他想喝羊汤。没办法,无法达成交易,因为小胖子缺两只鸡。小胖子灵机一动(想吃鸡的动力太大了),有了下面一组对话。

小胖子:我给你两个特殊的石头,昨天刚捡到的,在上面画上鸡的图案,代表我欠你两只鸡可以吗?

大个子:那不行,万一你不认账怎么办?

小胖子:那我们各自找一个证人,证明我欠你两只鸡,等我有了两只鸡,你就可以拿着这两块石头来换两只鸡,这样总可以吧?

大个子:那好吧,我找小眼睛。

小胖子:我找大鼻子。

俩人击掌向庆,达成交易,各自回去杀鸡宰羊了。

人类历史上第一笔货币诞生了,就是画着鸡图案的两块石头。石头贵不贵重并不重要,关键是当时的交易非常稀少,不用记账都能记得住每一笔交易,而且还有证人。

或者,我们还可以设想另外一个场景,小胖子当时没有给大个子两块石头,而只是口头承认欠了大个子两只鸡。若干天后,大个子去找小胖子要鸡,小胖子没有,大个子顺手把小胖子家里的某一工具(比如吃饭的碗、耕地的犁等等)拿走了。那被拿走的工具大概就相当于当铺的当票,有一天小胖子可以提着两只鸡去把工具交换回来。

所以,在很久很久以前,谷物、贝壳等等物品皆可被当成货币。

因此,我们认同货币来源于债务的假说。代表货币提供方欠了货币持有方的债,而且这种债务不能用货币清偿,而是要用实物偿还。一旦货币提供方将实物偿还给货币持有方,货币持有方就会把货币还给货币提供方,货币的使命完成了,货币也就消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商品永远是主角,货币可有可无、时有时无。

因此,货币起源于物物交换,而不是商品交易。货币最初只是物物交换的一个补充,最初的交易场景一定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绝大多数是一手交物一手交物,还有一部分是一手交物一手交物和货币。物是主角,货币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配角,是可有可无的。

货币一定经历了一个由虚到实的过程,先是有一个概念,代表欠东西的概念,后来相互之间欠的太多了,仅凭脑子和证人记不住了,这个时候可能会有两种发展形势:1、在部落里有一资深人士负责记账,记录相互之间欠的东西。2、选择一种物品代表欠东西的概念,也就是现在的欠条。这种物品也就充当后来所称的货币,从而实现了货币概念的实体化。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层不变,都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货币是这样,货币的概念也是这样。就像这篇文章,一开始只有一个想法,后来有了题目,接着有了框架,然后才有了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要经过多次修改。仔细想一想真的和货币的形成过程有的一比。再比如,山东人喜欢打够级(一种扑克游戏),而够级的游戏规则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憋三,有明点暗点,有烧牌、烧供等等。

货币的本质是债务(债物)。货币诞生之前,货物特别是食物才是最受欢迎的。现在,我们说:“没啥别没钱”,那时应该是“没啥别没货”。货币货币,有货才有币,货在币之前,宁要货不要币。

只是在物物无法等价交换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物物交换的目的,不得已使用了货币。即使有了货币的前提下,人们之间的交易过程也不是:甲使用货币向乙买货,乙拿着卖货所得的货币再去向丙买货。而应该是上述大个子和小胖子之间那样的交易过程。交易是围绕货物展开的,交易双方所拥有的货物是对方需要的,只是无法达成等价交换。因此,货币就是因为债务诞生的。或者,更准确说是债物(因为物物交换而产生的债物)。先有债物,后有债务,再有货币。

金银货币也是一种债务,可能会有不同观点。当你把金银货币当成商品看待时,它就是资产;当你把金银货币当成货币,当成一般等价物看待时,它就由资产变成了债务。之所以金银货币可当成资产保存,是因为金银本身是一种商品。

货币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货币诞生以后,最早的货币形态一定不是标准化的,也不能通用。最早的货币形态是个性化的,只要交易双方认可,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货币。

货币也只能在最初的交易双方之间兑付。持有货币不是目的,持有货币只是为了证明某人还欠我某样东西,一旦某人还了某样东西,对应的货币也就失去了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商品永远是主角,货币可有可无、时有时无。

为什么最早的货币形态没有保留下来,因为最早的货币就是身边的任何事物,即使我们考古挖掘出来,我们也不会把它当成货币。

只有货币形态固定了、标准化了,才会成为我们后来说的货币。

所以,货币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货币标准化的历史,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货币的标准化、统一化一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几万年,也许几十万年,也许几百万年,不可知。没有文字记载,说明货币诞生于文字诞生之前,甚至诞生于语言诞生之前(这种说法本身又是自相矛盾的,连语言和文字都没有诞生,怎么会有货币的概念呢?姑且理解为:它只承担了货币的实际职能,还没有被称为“货币”)。

标准化的前提是通用化。由明确指向羊、鸡、牛的不同货币形态(单一指向),到可以同时代表羊、鸡、牛等几类物品的货币(有限指向),再到没有明确指向(泛化指向)的货币。这个属于同一地域内(部落内)的代表货币的物品的变化。

再到使用地域的变化(最初就是指不同部落之间),不同地域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比如有的部落用贝壳,有的用石头,怎么能够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物品,比如黄金。这个属于现在通常所说的“跨境”支付。

再以大个子和小胖子为例。

大个子:小胖子,把画着鸡图案的两块石头还给你,你还我两只鸡。

小胖子:俺这两天没打到鸡。

大个子:那怎么办?家里揭不开锅了。

小胖子:我邻居大鼻子有两只鸡,我问问他可不可以把鸡给你。

大个子:这个可以。

小胖子:大鼻子,你给大个子两只鸡,他把画着鸡图案的两块石头给你,这样表示我欠你两只鸡,可以吗?

大鼻子:那好吧,大个子你得给我作证。

大个子:没问题。给你石头。

大鼻子:给你鸡。

这样,货币就逐步开始在有限的范围内流通。

后来,有人很善于画鸡,所以大家欠别人鸡时,就会找他给画石头。就这样,画鸡图案的石头开始趋向标准化,甚至开始通过一块石头上画的鸡的数量代表欠几只鸡,而不再需要使用多块石头了。

标准化是第一步。接下来是易于携带,这个时候必然伴随着人类的移动和迁徙。如果人是固定在某一个固定生活区域的话,是不需要考虑货币的易携带性的。比如周洛华在《货币起源》中提到的:石币岛上的“费”——巨大的石轮。哪怕已经沉入海底,依然可以被当成货币使用。

当然还有易分割、易保存等特性,这些有很多的专著论述,我们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事物的发展是很有意思的,就拿货币来说吧。货币最早就是一个概念,后来实现了概念的实体化,我们的祖先先是从自然界中选择货币的载体,比如贝壳等。然后开始通过提炼金属铸造货币,再后来是印刷纸币。到现在,我们日常中已经在使用银行卡、手机支付等电子货币形式。货币从无到有,从无形到有形,从铸造到印刷,又从有形到无形,从纸币到电子货币。

农业社会,或者说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货币不是必须的。当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时,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越来越多的商品交换时,货币才是必需的。在农业社会中,即使是非劳动阶层,比如老师,他也不是收钱的,而是收吃的粮食、肉、蔬菜等。几千年前的孔子是这样,现在非常偏远的山区依然是如此。

劳动阶层有了非常细的分工,如果一个家庭既种地种菜又纺线织布,那么这个家庭需要花钱的地方只有农具一项,而且农具也不需要频繁的购买或维修,即使购买或维修农具也基本可以通过粮食或其他农作物进行交换。

劳动阶层分工的细化,导致生活必需品越来越依赖于外部供给;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导致生活必需品的需方与供方没有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经历建立起来的信任,只能通过物化的、可见、的货币来建立信任,实现交易。这些都是货币诞生的基础条件。

货币的产生、发展离不开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观念、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货币的几个关系以及与货币相关的概念。

一是货币与人的关系。非人类的动物世界里有没有货币,这个我们不敢下定论。但是,可以下定论的是:人类世界里的货币是人类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是主动的,货币是被动的。

一种物品是不是货币,是人说了算。在货币历史上,贝壳、石头、布帛等等物品都曾经为当成货币使用。在某一个单位、某一些商业体内,饭票、购物卡、购物券也可以部分承担货币的职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苏联解体的那几年,万宝路香烟甚至成为莫斯科出租车司机眼里的“硬通货”。今天是货币,明天就有可能是一张废纸。这个完全由人说了算。

在没有电子通讯技术之前,货币的流通是直接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由人来确定货币的真假、品质和数量(金额)。有了信用卡以后,可以电话人工授权,商场收银员记录个授权号,就可以让你把货拿走。现在,没有商户收银员会相信电话那头的人,他们更相信手机App上的收款显示或是语音播报。

实物货币时代,交易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现在,账户在计算机系统里,扣款由计算机完成,交易是否成功由智能手机提醒或显示。电子货币时代,交易靠的是人与机器之间的信任关系,信的是机器,是App。

二是货币与商品的关系。货币是为了商品交易而生。因此,货币是为商品服务。为商品表示价格,为商品交易充当媒介。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与商品的关系。

现在,货币高度发达,在很多时候不但可以为商品表示价格,它还可以决定商品的价格。一度出现的“蒜你狠”“豆你玩”等现象,不就很能说明问题吗。

货币的诞生有利于商品交易,货币在某些时候又妨碍了商品的正常交易。货币与商品的关系就是如此复杂、如此胶着。因此,我们中国人才把它称为“货币”,既有货(商品),又有币(货币)。

三是货币与货币的关系。金属货币时期,可以基于货币的含金量来确定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现在,只能靠外汇交易市场来确定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而且,最不可思议的是,还可以用货币炒作货币。

四是现金。在与货币有关的概念里面,现金是最容易定义,也是最没有异议的概念。以中国境内为例,现金指的就是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货币包含现金,现金是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最早的形态。

五是钱。钱的概念就有点复杂,有时指现金或存款,有时指资产。比如当说你个人“很有钱”时,并不一定指他有很多现金,也可能他有很多房产、有豪车、有上市公司股份等等。

六是财富。财富的概念就更复杂,既可以指金钱或物质方面的财富,也可以指精神方面的财富。如果有人说“这两个孩子是我最大的财富”时,虽然你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这类财富是归为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还真就说不清。

第二部分

对数字货币的基本认识、理解和思考

首先,关于数字货币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什么是数字货币?百度上的解释,数字货币是可用于真实商品和服务交易的电子形式的替代货币。随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火爆,人们既成事实的概念中将数字货币进一步细分为数字货币和电子货币。数字货币指基于密码学算法和透明公开机制的数字化货币,比如比特币、Libra等;电子货币指简单的货币电子化,例如支付账户的余额、Q币等。

追根溯源,1992年DigiCash就踏入了数字货币领域,其特点是用户匿名和无法追踪。但由于无法完全匿名和技术推广的问题,这项过于超前的技术在不恰当的时代失败了。2000年前后,E-gold、WebMoney、Liberty Reserve等等都由于一些原因导致昙花一现。

直至2008年,网上一个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个人或组织发布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提出了点对点、无需可信第三方中介的新型电子现金系统。而后纷纷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弱化可信第三方中介的数字货币。

2013年以太坊出现,引起了数字货币领域的另一次革新,提出了“世界计算机”的概念,以太坊作为区块链平台,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承担运算工作。也因此诱发了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的大量ICO众筹活动。而更务实的一些应用者致力于区块链宠物、游戏等。

2014年,由USDT为代表的“稳定币”这一新名词进入大众视野。稳定币主张货币价值稳定,其通过法定资产抵押、加密数字资产抵押、无资产抵押(通过程序算法增发或回收)的方式来实现。

数字货币有什么特点?目前生存下来的数字货币存在一些共性的特点。

其一,采用分布式架构。为了承载大量交易对传统中心化系统的冲击,必定采取分布式架构,处理性能上分散、网络流量上分散。分布式架构未必一定是区块链,可以是异地同构的架构设计。

其二,记账方式改变。传统复式记账法逐步转变为UTXO。传统复式记账关注的是账户余额,根据借贷信息,调增、调减余额。技术上会分为流水库和余额库,可能会存在流水和余额不匹配的异常情况,需要制定定期对账的机制来确保信息正确。而UTXO的优势在于,流水即余额,并且流水是可追溯的,每次转账交易的金额来源于哪里都能知道。

其三,记账权分散(分权)。早期的数字货币交易系统虽然有些设计了隐匿的特性,但本质上还是需要一个可信中介。这导致了最终失败的结局。自比特币诞生,其“去中心化”的特性引领了后续推出的各种数字货币避开“可信中介”这一问题。数字货币可以将记账权分散在多个中心,记账权分散也意味着相对公开公平的机制。

其四,可编程。当前支付系统都是围绕着账户余额,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多场景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账户系统可编程本身没有实现。以太坊率先实现了数字货币体系直接可编程,提出了图灵完备的EVM,可在以太坊中发布智能合约,基于智能合约创建的应用称作分布式应用(DAPP)。分布式应用(DAPP)大大降低了应用门槛,让一些技术能力稍弱的机构也可以拓展业务,早些时候提出的一些保险理赔、代发工资等功能都可以通过DAPP实现,并通过相对公平、公开的机制由大众监督。

数字化带来的场景扩展有哪些?可编程能力是应用场景扩展、良性运转的基础。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汇都可以由数字货币本身的可编程机制来实现,外部不需要任何信息系统的建设。这对新增的银行来说降低了基础业务的入门门槛。但对已经建成各种信息化系统的现有银行,基础存、贷、汇功能依然可以由原有信息系统实现,不改变现有机制。

法定数字货币也可以应用在支付账户方面。如果支付账户的余额(支付宝或微信零钱)即为法定数字货币余额,这样有利于目前游离在监管外的支付账户余额的交易也变得更“透明”,受到更有效的监管。因此,小额、高频、直接使用余额(或零钱)交易的场景都是数字货币的目标场景,其中拥有一定智能化设备的高频场景,比如自助售货机、自助售票机、公交、地铁等自助场景可能会是数字货币的主攻方向。

另外,十年前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根本不会想象到如今移动互联网会带给人那么多的便利,改变餐饮行业的未必是同行竞争,可能是来自一家外卖或美食点评应用。因为往往带来变革的都是来自高纬度的降维打击。我们还要持续跟进应用,最佳实践可能还在酝酿中。

法定数字货币的应用建议。法定数字货币可以解决信息流和资金流不一致而产生的很多问题。我们对法定数字货币的应用提了一些建议:其一,法定数字货币可以与区块链有机结合。法定数字货币在底层不一定选择使用区块链,但在应用层面区块链是数字货币的良好载体,能充分发挥区块链的优势,解决信息流和资金流一致性的问题。建议在符合准入标准的区块链系统中加入“投放节点”,区块链系统中运行的法定数字货币由投放节点产生,该节点与法定数字货币系统对接,并且处于监管中。其二,支付账户的余额(或零钱),纳入法定数字货币的管辖范畴,其显示的数字为用户数字货币账户的余额,所有的交易都通过法定数字货币系统处理。但余额由支付账户所属的应用展示,交易指令由用户操作该应用发起。

比特币是不是货币?要论证比特币是不是货币,首先要看看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定义一直在变化,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但是,业界对于货币职能的认识还是比较统一的。货币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五大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另外三种是派生职能。

比特币与其他货币的比较表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两项货币的基本职能,比特币都不具备。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比特币不是货币。

数字货币与其他货币类型的比较

其次,关于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的数字货币应该叫什么名字。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依据和架构选择》(《中国金融》2016年17期)中提到:从理论上说,支付体系主要处理的是广义货币中的活期存款部分(M1-M0),而数字货币则主要属于现金(M0)范畴。

按照此观点,中国的数字货币属于现金(M0)范畴,那么叫“数字现金”更合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从理论上说,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也属于人民币的范畴。因此,称为“数字人民币”更准确(以下皆使用“数字人民币”的说法)。

对于一个事物的研究、发展,特别是能够被市场及公众所接受,如何命名很重要。如果能够使用已经被市场及公众广泛接受的概念是再好不过了,这也是中国语言文字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数字人民币,既容易被市场及公众接受和理解,又体现了货币数字化的概念和趋势,还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契合。因此,作为中国数字货币的名称,数字人民币应该是最优选择。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是发行数字人民币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赋予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的权利,也规定了什么是人民币。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因此,发行数字人民币的前提是必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进行相应的修订。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可以修订为:本条例所称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硬币和数字人民币。

当然,需要修订的不仅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还要考虑防范数字人民币犯罪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发行数字人民币会对人民币发行机制产生什么影响。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发行基金调拨管理规定》,其中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发行基金调拨的基本原则是适当集中、合理摆布、灵活调拨。

适当集中指的是,为了提高发行基金利用率,应对辖区内突发事件,将发行基金适当集中在总行重点库、分库和中心支库,一般会选择大城市、省会城市、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具有经济发达、交通便捷以及流通量大等特点。

合理摆布指的是,要提高发行基金调拨工作的科学性,既要保证总量供应,又要合理调剂券别结构;既要防止库容浪费,又要防止形成胀库;既要考虑一般市场需求规律,又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域的产业、地理环境、交通、气候等因素。

灵活调拨指的是,要把握发行基金调拨的机动性,高效、安全、经济、机动地调拨发行基金。

第三章第十条规定:发行基金调拨命令是以行政命令形式调拨发行基金的凭证,是办理发行基金调拨业务的原始依据。调拨命令分为纸质调拨命令和电子调拨命令。

数字人民币发行以后,存放数字人民币发行基金的库房是一个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的虚拟库房(数据库),这是与现在的物理发行库(纸币和硬币)有很大不同。一是数字人民币可以在瞬间生产,而不需要较长的印制生产时间;二是即便沿用目前的总行重点库、分库、中心支库和支库的库房管理体系,但实际上库房与库房之间的距离也已经不是物理上的远隔千山万水了,库房与库房之间的调拨会更加高效和经济;三是现行人民币发行库的优点在于库房与库房之间是物理隔离的,互不干扰,独立运作。数字人民币发行库的安全更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是个整体系统工程。因此,数字人民币发行库系统也要做到多地物理隔离,实现更高的安全性。

数字人民币发行基金的调拨命令无疑会采用电子化、网络化方式,而不会再使用纸质调拨命令。另外,在数字人民币与纸币、硬币并行流通的情况下,要统筹考虑三种不同币种在整个发行基金总量中的占比,做到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又能尽量节省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有账户与无账户。有账户就要记账,需要记账与现在的银行卡等电子账户交易的区别和优势在哪里?有账户就实现了现金管理的账户化,之前M0是没有账户的概念的,当然这也导致了现金流通难以有效监管。数字人民币实行账户化管理,可以有效加强监管,防止洗钱、偷漏税、诈骗、盗窃等情况的发生,降低其危害。有账户的不利之处是,交易必须得到批准,势必会影响到交易速度和便捷度。

以下变通的做法是否可行:对数字人民币实现“无账户、有记录”的管理,交易不必得到批准,但必须事后(比如24小时内)上传交易记录。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数字人民币点对点交易速度快的特点,又能够满足监管需要。如果采取“无账户、有记录”的管理模式,那么交易记录如何归属,是不是可以以客户的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归属管理。

有面额与无面额。人民银行发行时似乎有面额会好些,等到个人申领到数字钱包里使用起来,由于数字人民币的可分性,将会产生大大小小不同金额的数字人民币。由此带来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小分割单位定在多少是合适的?元、角、分,还是可以更小?因为是数字人民币,理论上可以无限小。另外,商业银行回收的不同金额(非标准面额)的数字人民币,是继续供客户申领,还是直接上缴央行销毁?最好是上缴央行销毁,客户申领到钱包里的只能是标准面额的数字人民币。

现金受理市场与非现金受理市场。目前支付市场存在两个受理市场,一个是现金受理市场,另一个是非现金受理市场。只是我们之前一提受理市场就指向非现金受理市场,而忽视了现金受理市场。数字人民币属于现金(M0)范畴,那么数字人民币的受理自然属于现金受理市场。这也就意味着,不但非现金的受理是通过网络,现金(数字人民币)也会逐步走上网络化受理模式。

是否可以打破法定货币与非法定货币并存的常态?从之前的整个货币发展史来看,法定货币与非法定货币并存是常态,比如纸币与购物券、银行卡与购物卡等。数字货币时代能不能打破这一常态呢?估计不太可能。也就意味着,非法定数字货币(商业数字货币)的监管与规范是个难以回避的课题。如果认识到这一点,那就非常有必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前做好引导和管理工作。

数字社会与数字货币。数字经济的提法很热,我们更愿意用数字社会的说法,这也是最基础的概念。就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样,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字社会时代。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会有一系列的经济机制与之相匹配,这其中就包括非常重要的货币机制。数字货币与其他货币形态是共生的,是互为补充的,是各自有适合的应用场景的。

货币形态或货币载体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变化的,任何货币形态都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法律制度体系,黄金时代,是允许对黄金进行分割的,并不影响流通。纸币时代,必须保证其完整性,更不允许进行分割。数字货币时代呢?可以分割吗?可以挂失吗?

数字货币的受理:银元的受理靠咬和吹,人民币靠验钞机,银行卡使用POS,那么数字货币呢?可以复用现有网络和机具吗?我们希望可以复用,毕竟既可以节省大笔费用,又可以无缝衔接,对商家和用户都方便。但,事物的发展往往事与愿违,最终的结果我们不知道,只能拭目以待。

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向世界贡献了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案例,接下来我们有必要在贡献实践案例的基础上,贡献理论思想,比如货币理论,比如经济理论等等。我们要有这个信心,也要有这个担当和魄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