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天下 区块链新闻 数字货币到来——定义金融新视角

数字货币到来——定义金融新视角

友情提示:这是一篇长文,如果你觉得有价值,欢迎参与评论、转发与收藏。我是小欧,感谢关注!

数字货币时代将深度影响中国金融新业态

现在出门带钱包吗?没有吧!有这么一个笑话,说得是现在连街上的小偷都少了,因为大家出门都不带现金了,这就是移动支付带来的巨大社会变迁,人们已经习惯了通道支付的便利和快捷,多场景应用下的一种三方支付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对于支付的认知,也带来了众多前所未有的新生商业产物,这正是科技革命渗透生活的一种真实反馈。

如今这个时代,宽泛金融的延伸触角遍及全球,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数字金融的开发和应用正在变化中改变很多我们旧有的视野,就连我们的父母辈们都在尝试接受这个趋势,不得不说科技创新的威力大得惊人!

旧有金融体系和产物大多依托于纸质货币的发行和应用,而新生业态的深入发展对于这种框架本质上就会带来供需上的差异,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和不适应的时空错位。在前几年宽泛意义上的区块链技术出现时,延伸引用的各种杂乱的虚拟货币泛滥现象,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释放出较为复杂的风控难题,这导致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开始名义上限制这种虚拟货币的发行和发展,但是供需矛盾本质上的差异并没有得到解决。

正是在这种普及应用的微观和宏观趋势作用下,场景开发迫使人们思考和探索出很多细分化的领域,也带动了适应产物的出现,而这就是国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尝试研究探索新型数字货币的原因。

我们中国人的包容和改革自始至终都在指引我们去适应这个时代,去接纳新生事物的成长空间,因此在全世界央行还没有就数字货币进行肯定的时候,我们已经走在尝试探索的道路上,这不仅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远见,同时也是因为就整个数字货币研发的土壤而言,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我们中国更适合的地方了。

日前国家印发的关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我们在条款中惊喜地发现有这样的表述,“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

这意味着这个过去我们数年以来都在宣传口号中频频提及的概念产物真得要尝试落地了,尤其是在大深圳改革试验区这样的跨境金融场景定位基础上的探索,其进度要远远快于人们的展望。

但在此之前我们依然要弄清楚那么数字货币到底是什么?它本身的探索发行又会带来什么?新时代下的金融科技开发是否会在未来为数字货币的探索带来准确的定位和延伸?这些问题都是高悬在一个新生产物头顶的巨大问号!


一、区块链定义下的虚拟货币乱象

虚拟货币的概念,最早始于电子交换的虚拟等价物,这种东西不是新生的,在互联网产业游戏产业中脱胎而来。最初的虚拟电子等价物(不能被称为货币),诸如腾讯企业旗下的Q币等形式上的等价物是非流通的,只能买入并在特殊场合使用,并不具备成为电子货币的属性和应用范畴,但从早期孕育土壤来看,这就是电子货币的原始雏形!

这种概念一直都受困于代币的意义,本质上并不能在现实中有所突破,一直到2008年一位日裔美籍自称为中本聪的人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他在文章中创造性的依赖区块链分布式数据模型发明了一种叫做比特币的虚拟电子货币以及算法,而且宣称这种货币具有去中心化、高度保密性、兼备稀缺性等特点,2009年他正式发布首个比特币软件,并开启了比特币的金融系统,至此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虚拟货币成为现实。

从比特币之后,世界上很多人开始狂热地追逐这种货币的价值,因为其奇缺性导致哄抬虚拟货币一度成为了一种浪潮。此后更是延伸出各色各样的类比特币形式货币,加上各种挖掘比特币的乱象,最终引起了各国监管层的注意,逐步开始有金融监管政策约束这种现象。

虽然面临各国政府的监管禁令导致这类货币的价值得到冲击,但由于类似虚拟货币的发行方式和其本身的技术特点,如今非官方环境下依然得到了存活的土壤,。

我国官方明令禁止比特币类虚拟货币的生存空间,但对于其内核技术的区块链发展却保持了一种相对宽容的认可态度,这是因为基于新时代金融应用现状思考下对新生事物的一种辩证谨慎逻辑。乱象固然带来了风险,但数字货币的前景和应用是需要得到认可的,尤其是基于分布式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其他方面的价值参考以及我们国家对于未来新金融时代的开发战略高度上来看。因此我们国家一直都在探索发行官方意义上的真正数字货币以满足日益演化的科技金融市场需求。

二、应用场景适应下的金融需求和延伸

首先我们要区分一个概念,法定数字货币和比特币完全不同,比特币基于去中心化的架构去开发,而数字货币本身无法脱离中心化,它仍然由央行发行,本身也具备传统货币意义上的一切内涵,仍有国家信用背书,是一种脱胎于新技术手段下的传统货币衍生方式。

那么本质上数字货币的作用就和比特币这类虚拟货币价值完全不同,它是可以作为流通等价物去使用的。区分开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很容易得把数字货币纳入国家金融体系管控下去定义它的金融市场和作用。

其实就当下金融的态势而言,数字货币虽然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发行和流通,但作为第三方业务的通道业务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诸如我们经常使用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商业形式实际上就是通过通道将纸质货币在金融机构间流动的一种特殊场景应用和开发,这就是货币数字化的一种表现。

看看我们现在在生活中还离得开支付宝和微信吗?这就像当初我们离不开纸质货币的运用一样,事物的发展总是推动着人们认知的跟随和改变,现如今就连菜市场里的阿姨们都会在菜摊前面挂上一个二维码,这种新生金融形态的渗透太过于强大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肯定不会就此止步,它的内容和市场会逐步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得向前深化细分,尤其是5G时代带来的高速移动互联时代下,现在这种单纯的纸质货币渠道数字化远远无法满足这种深度的市场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坚定探索数字货币发行的真正原因!

三、央行探索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探索落脚点

适应时代是我们中国人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最原始初衷,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必然会被时代所迟滞甚至抛弃,因此现实发展的需求带来了新的变化驱动力,我们要做得就是如何研究探索适应当下及未来需求的产物,从而借助这些东西所展现出来的蓬勃推动力量促使中国经济不断迈向进步。

聚焦改变,适应趋势,从金融方向去理解央行探索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改革初衷,这是我们中国人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必须要达成的一种共识。

实际上纸质货币经过人类社会这么多年的广泛运用,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确实显现出了阶段性的弊端,包括渗透性不高、渠道成本、市场流动性陷阱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现代金融领域的效率和操作成本。

另外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体量庞大,对外对内资金需求深度和广度都非常宽泛的程度上,我们需要看到不仅纸质货币的运用无法做到高效和便捷,就是上面提及的纸质货币数字化的简单运用也单纯只能在支付的过程中适应形式上的发展,因为这种通道的交易过程虽然是电子数字化的,但资金流动依然在传统金融机构间,留存的只是交易信息,它本身同样无法完全适应实时互动的商业场景应用。

还有就是金融渠道议价的问题,传统金融通过杠杆作用于市场,这中间层层都有现实利益的考量,这导致市场政策对接之间流程相对复杂和冗长,扭曲了杠杆的最大化作用,从而使金融呈现削弱状态。如今世界经济经历危机之后,为什么采用大量的杠杆措施依然难以真正实现金融的活水滋润作用,表现形式上就是因为这个渠道不畅造成的。

而真正数字货币的到来,将带来真正意义上上金融超级灵活性和便捷性解决方案,互联信息传递时代,实时高效和随身便捷本身就是电子产业带来的最具颠覆性的改变力量,如果我们将这种实时应用在货币金融市场端,那么我们不仅适应了时代需求,同时也可以加强金融开放和对外接轨。

这就是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改革的最终落脚点!!!!

四、为什么是深圳?传奇改革先锋聚焦探索新科技金融

推行法定数字货币这是中国金融的一次崭新的突破尝试,但出于成本和风险的控制考虑,找到一个最适合的试点土壤并不容易,需要多方面的考量。

它需要一个具备多元价值的商业载体市场,同时满足多维度金融资本流动,只有这样一个改革试验区,我们才能高效地聚焦数字货币的开发和运用,同时最大限度地探索出其准确的定位和内容。

参考这样的要求,在中国这片诺大的国土上,也许只有深圳和上海这样具备高完整度金融产业发展经验的改革试验田才符合条件,而这一次很显然天平倾斜向了深圳这一边。回顾过去,深圳一直都是中国市场经济探索的最前沿,神奇的土地容纳神奇的事物无疑是合适的。

我们可以畅想这样一种场景,那就是基于流动金融的渗透将贯穿整个实体和 虚拟全产业链,赋能中国商业一片前所未有的蓝海。小至商品流通环节,大至跨境资本流动,这种高效便捷的虚拟交换过程和时间都将被压缩至毫秒之间,那现实中如今被广泛诟病的金融弊端将彻底被颠覆。

而当下科技身处经济的最潮流前沿,技术手段的持续变化带来了数字货币真正的诞生基础,如果没有区块链技术的发现和研究,我们实际上对数字货币的思考只能被迫停留在想象空间里,成为一种畅想。

这就是科技金融创新带来的未来前景和技术支撑基础,而这种探索本质上确实需要一定意义上的基础条件,尤其是这一次是相当于一种另类货币创新发行的探索。

深圳的优势在于它不仅深受中国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引,同时也是当下中国金融人才、产业、资本、以及多元创新价值的汇聚综合体,未来更是中国经济产业对接全世界的开放窗口,因此天时地利人和皆是最优的选择。

只有在这样一片土壤上探索实践数字货币才能够真正让其对应时代前沿的需求,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得出最好的经验,继而推广向全域。

五、数字货币探索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虽然数字货币是最接近时代潮流的东西,同时也可能成为时下科技金融的一个爆发点,但对于新生事物我们仍需报以谨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始终坚持接纳和包容,但仍需试点探索的原因。

从货币属性上看,取代M0现金支付可能是未来数字货币需要承担的主要方向,但现阶段谈及取代仍为时尚早,因此我们应当把聚焦点汇聚在数字货币的发行架构和应用领域上,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依然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可能带来的隐忧。

作为法定流通环节的等价物,货币形态的改变虽然是基于当下的应用现实和未来探索,但金融本身带有的导向性和渗透性,因此无论是渠道作用还是撬动作用,在生活应用中都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扭曲和负面效果,尤其是在科技加持下,便捷和高效很可能就意味着风控要求极高。

传统货币的纸质成本的付出操作,它意味着这是可靠的控制窗口,对比之下而数字代码和虚拟架构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以一种高自由度的属性向前推进,因此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渠道去控制数字货币的发行节奏和落地形态延伸都是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在深圳看到这种影响带来的经验和改正方式。

另外对于金融而言,资本的接纳还远远不够,这必须要强烈依赖内外部金融机构的相互认可和合作,虽然世界金融圈对于数字货币的总体态度趋向认同,但人们需要多长时间去适应它的落地,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还有就是作为国家法定货币,它本身带有国家信用背书体系,但现代金融最大的问题就是泛滥,尤其是最近这几年适逢全球经济衰退,宏观运行艰难,那么量化宽松背景下本就泛滥难以回收的金融,如今加持科技是否会以为着这种形态下会更加具备风险性?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现阶段摆在明面上的一种逻辑思考,但我们仍然未知在数字货币发行探索的过程中会带来哪些风险和挑战?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大深圳金融试点给予我们答案和方向。

六、中国数字货币或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未来源自于人类的真实渴求和认知畅想,科技始终代表人类第一生产力,现实生活中科技改变产业的形态早就已经被人们深刻认知,但是科技加持金融的步伐一直都远远落后于对实体产业的改造。如今借助区块链的技术东风,科技金融真正意义上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而从我们中国人的角度上去看,中国经济一种都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去解读和接纳新生事物,加上最近十多年我们始终走在全球化经济商贸领域的不断拓展路上,过程里中国资本也在逐步壮大,尽管和西方的资本形态完全不同,但本质上走出去的需求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内在导向。

因此人民币如何国际化的问题日渐成为中国金融领域改革的风向标,这不仅需要内部改革机制,也需要外部影响力加持,这条路我们一直都走得不那么容易。区别于西方金融自带价值渗透,我们中国人始终性格内敛,这种价值观上的差异导致了中国资本在丛林法则下始终处于弱势。尽管这么多年我们的经济增速和体量保持长足进步,但在金融话语权这一块始终是一种制肘。

如今科技金融时代来临,我们率先探索技术加持下的法定数字货币,这意味着我们中国金融在未来资本高度上已经先人一步,那么中国数字货币能否成为人民币和中国资本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的改革开放窗口,让我们拭目以待!

无论任何时候,创新总会给人类带来惊喜,尽管风险和挑战并存,因此数字货币的落地一定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发现它内在的逻辑。

全数据化金融时代正迎面向我们走来,我们需要拥抱着的时代,希望借助数字化货币启动这一步真正让中国科技金融走向远方!


本文系小欧本人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否则将承担一切法律后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