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天下 区块链新闻 交易协议的去中心化和跨链

交易协议的去中心化和跨链

5月31日晚8:00-9:10,在学霸十三妹视频直播《交易协议的去中心化与跨链》。根据直播内容整理的文字稿,全文16000余字,首发学霸十三妹公号。时间紧迫,个别文字还有待推敲。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主持人二姐:Hello,伙伴们晚上好!欢迎来到学霸十三妹的直播间。我们专注于区块链内容的访谈直播。今天是我们直播的第974天。今天邀请到的学长是高承实学长老师,经常关注我们学霸十三妹直播间的伙伴们应该对高老师非常熟悉了。高老师前面已经给我们做过两场干货满满的分享。今天高老师带来的分享主题是《交易协议的去中心化和跨链》。我对这个主题还是非常陌生的,但是也充满了兴趣。

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高老师。他是密码学的博士、CCDEX项目的联合创始人、区块链技术和商业模式设计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区块链专业委员会通讯委员、AKB项目创始人,也是GBLS全球区块链年度影响力学术专家,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外导师,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专家委员,曾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邀请高老师!

高承实学长:各位晚上好。实际上我也是学霸十三妹的老朋友了,这是我在这里做的第三次分享。这次分享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交易协议和交易所的。尽管我们目前在做这个项目,但我不想把它变成硬广或软广,今天就来给大家做一个关于交易协议和交易所的科普。我会讲到交易所的发生发展历史,加密资产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各自的利弊,我们在做的跨链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设计思想和指导原则,跨链去中心化的好处,以及未来我们准备怎么完善和发展。

主持人二姐:好的。欢迎现在在直播间的小伙伴们把我们的链接分享给需要的同学或者朋友,不要错过今天的干货。每一次高老师跟我们分享都从来没让我们失望过。好,那今天正式进入咱们的主题。

交易所概述

高承实学长:我先对我们的主题进行一下剖析。“交易协议的去中心化与跨链”这句话怎么解释呢?还是要从交易所的发生发展来说,实际上这也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内容,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交易所这样一种形式的物种存在。

在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交易所是400多年以前在阿姆斯特丹出现的。在交易所出现以前,我们所有的交易都是点对点的交易。我们现在有了区块链,可能觉得点对点交易是一个很时髦的东西,但在实际情况中,如果我们想要买或者卖某一个商品,你需要付出很大的交易成本。就以买东西为例,首先你要知道谁在卖这个东西,为了便宜和质量有保证,你可能不止找一家,需要至少找3-5家,然后还要进行质量方面的比较和价格方面的比较。在这之后,你还要经过谈判,谈判会涉及到商品购买的品质、数量、价格、交易地点等内容。谈判结束之后,还有一个商品和货币之间的流转。在交易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数量是否足够、品质是否达标、资金结算是否及时。这些都是交易的后续问题。

主持人二姐:我们进入区块链时代以后,大家都天天叫着交易所,但是这个交易所到底是什么东西,交易所又交易什么东西,我觉得真的要抛根溯源地探寻一下。我们现在一说到交易所,可能大家熟悉的就是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但是其实交易所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很久了。那就让高老师帮我们溯源一下交易所的发展历程,以及为什么会有交易所这种形式的存在。

高承实学长:好。今天跟大家主要分享四个方面内容,第一个就是交易所的概述,讲一下它的前世今生。第二个关于数字货币交易以及数字货币交易所存在的问题。第三个就跟我们密切相关,是中心化的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各自的利弊。最后分享下我们现在在做的内容,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回到交易所的起源。左边这个图就是两两交易或者点对点交易,也就是刚才我说的在最原始的市场上,你要买东西或者要卖东西,你需要去寻找你的合作对手方在哪里,然后你还要找几家进行比价,然后进行谈判。谈判之后,你还需要有交易过程,交易之后还有履约的过程。如果履约双方都不诚信,或者一方不诚信,就会涉及到一些很复杂的问题,可能会包括法律上的诉讼或其它方式的维权。所以说我们现在看起来点对点交易好像是比较直接,但是如果其他配套的基础设施跟不上的话,它实际上是很低效的一种安排。这些基础设置包括了监管,包括了法律,包括了货币的安排以及金融上的供给等,会是很复杂的一整套的制度。

主持人二姐:所以点对点的交易,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就是我想买东西,你想卖东西,咱们俩之间的事,在小额的熟人之间的这种情况是可以的,但是一旦涉及到大额的或生人之间的,就需要一些其他的基础条件,包括法律,包括金融,包括各种制度,包括风俗习惯等。如果这些东西跟不上,这个交易就很难最后达成。

高承实学长:是的。所以400多年前在北欧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交易所,就类似于我们右边的这样一个中心化的机构,他把不同的需求方聚集在一起,然后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对不同需求的撮合,当然也包括相关制度的安排。

主持人二姐:OK,那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market,然后所有人在我的市场上都聚集在一起,我作为一个中心把大家撮合在一起,无论买卖都要遵循我的规则。OK了,你就可以交易了,我给大家保证后续一切的交易和之后的问题处理,这就是交易所。

高承实学长:是的。所以表面看来交易所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区域或是什么,但实际上在这个特定的地点之外,更多的,我个人认为还是技术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安排。尤其在我们实现电子化交易以后,地理位置上的这种限制已经越来越不重要。如果没有国界的限制,我们买纽交所的或者纳斯达克的股票,就不需要人过去,通过电子系统就可以直接买卖了。包括我们现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你要买卖股票,也不需要到深圳或到上海。

交易所按类别来分,会分为三个大的类别或四个大的类别。其中一个类别是证券交易所,比如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国际上,有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第二大类别是商品交易所。商品交易所如果再往下分,还可以分成两个类别,一类是期货交易所,就是我要买卖未来的货,在我们国内就包括了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国际上比如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伦敦洲际商品交易所、美国的CME、CBOT,这些都是商品期货交易所。还有一些现货交易所,比如我们国家的上海黄金交易所,就专门从事黄金和白银这种贵金属的现货交易,同时还有一些,比如说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都是现货商品交易所。

期货更多体现的是金融属性,是通过买卖来达到价格发现的目的。这也是从国家层面设立期货交易所的考虑。现货交易所更多的是要实现这种现货的交易。但是现货交易所也不见得一定要成为现货的集散地,尤其现在物流这么发达,交易所会在不同的地区设立不同的物品交割或交收仓库。

比如说在我们国家进行白糖现货交易。白糖在国内就有一个很大的现货交易所在柳州(这几年我没有继续跟踪),因为整个广西的白糖产量占到我们国家整个白糖产量的50%,所以柳州是一个很大的白糖的集散地。但是他同时在全国很多白糖的主销地,也就是对白糖需求量比较大的一些地方,设立了一些交割仓库,他会提前把白糖放到它的交割仓库里面。比如说我们在山东买白糖,通过柳州的这个市场进行线上交易,你不是一定要到柳州去自己拉白糖,在山东本地就可以实现白糖商品的交收了。

第三类交易所是权益类交易所。这种类别的交易所我们见得比较少。比如说我们现在都在喊碳排放。碳排放这个东西怎么分配?我们国家的具体的碳排放数据我不是很清楚,我们只拿这个作例子。比如说我们国家一年只能排放1000万吨二氧化碳,那么这1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给谁?是按照区域划分,还是按照企业的层级划分,还是按需要划分?

比较有效率的办法就是把这1000万吨碳排放量放到交易所去交易。当然这个交易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可以竞价交易,就是谁价高卖给谁;也可以把它做成期货,因为1000万吨一定不是一次性释放出去,有可能每个月释放多少,那么实际上就是把这个碳排放做成了一个期货品种,1月份、2月份、3月份、4月份,直到12月份,每个月份都有一个定量,然后谁在什么时间需要多少,都到这个市场上来买和卖。这种交易制度就有可能对一吨碳到底值多少形成一个很好的价格发现机制,同时这对市场也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

交易所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你到批发市场买卖有些东西是可以的,尤其你的量不大的时候。但如果说你要交易的商品的量特别大,你的交易对象又是面向全球的,那么你在批发市场上进行交易,一个问题是可能批发市场无法满足你的交易需求,另一个就是它的制度安排跟不上。比如说你到批发市场进行交易之后,它发现这种商品有质量上的问题,比如你买的是一等品,但对方给你掺杂了一部分二等品;他还有可能在数量上有短缺,以及资金付款或回款是否及时。这些就是一般的批发市场在制度安排上是很难保证的。

所以有些交易要通过交易所来进行。交易所除了是一个地点,它更多的是一个制度上的安排和保证。当然从交易所本身来说,它也有很强的资源集聚能力。当你想在批发市场买卖商品的时候,因为批发市场它的容量毕竟有限,你不一定能买得到。当然卖商品也未必能及时卖得出去。这是对市场容量来说。

交易所的作用,从证券来说,它集资融资的作用更强一些。从期货来说,它更多的是做的是价格发现。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对定价权的争夺。

我们国内几个期货交易所的很多品种的交易量都是全世界第一,包括白糖,包括我们的农产品,小表、玉米、棉花等等。但是由于经济结构、经济开放程度和经济影响力差,我们的价格并不在国际上占主导地位。所谓国际主导价格,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商品定价权。要获得价格定价权,就不单是跟经济体量有关系,还跟市场的影响力息息相关。

比如在铜的价格方面,全球有两个大的铜的价格参考体系,一个就是我们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一个就是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这两个都是全世界性的价格指标体系。如果我们说到原油,影响力最大的两个指标体系就是布伦特和WTA,它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质量或者不同品类的原油的交易价格指标。那上海为什么要非要再建一个我们国家自己的以人民币做结算的原油期货交易所?它也是要做这个领域的一个全球价格指标。这个全球价格指标将会极大扩大我们经济上的影响力。

主持人二姐: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可不可以理解为交易所可以发现价格,其实就是我们那种看不见的手,其实就是这样起到作用的?

高承实学长:对。价格发现实际上是交易所极其重要的一个功能,包括证券交易所。一个公司,它是上证所也好,深证所也好,上市之后它的股票到底值多少钱?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一般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格。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现象是用这个理论很难解释通的。你比如说A和B做一笔交易,如果不存在强买强卖,那么按照这套理论,A和B没有必要做这笔交易,因为它里边内涵的一般劳动时间是一致的,这笔交易在理论上是不可能达成的。但是按照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也就是边际效益理论,这两个东西对不同人的边际收益是不同的。A和B交易一个东西,一定是B的这个东西对A来说有更高的价值,A的东西对B有更高的价值,所以A和B才会用自己的东西去跟对方交换。股票也好,商品也好,它到底值多少钱,只有大家通过大量的交易才能确定下来,而不是说事先能人为把这个价格确定出来。所以交易所的职能是准确提供可靠的经济信息,实际上就是这么个意思。

再有就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刚才也反复提到,交易所不但是一个场所,它更是一整套制度安排。交易所不仅仅是降低了交易之后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而且更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

接下来就促进交易对象流动。交易所是一个把所有东西集中在一起的场所,你在里面就很容易达成这种交易,而不是说像你到批发市场,实际很多交易在批发市场是达不成的。

再接下来是分散风险,这个要看交易所的体量。比如说我们做商品交易,你可能在现货市场买未来的远期的商品,但是由于从长期来看,这个商品它可能涨价,也可能降价,没有人对未来价格能够预测正确。如果通过交易所在现货市场买进,同时在期货市场里卖出,做一个对冲,那么就可以把风险分散出去。买卖证券也一样。在证券市场买,如果存在股指期货的市场,在股指期货市场做一个卖的一个动作,也可以把风险分散出去。

交易所的交易方式,现在有几种。一种现货交易,刚才也提了一下,就是商品也好,包括证券,实际上都是一种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是指买卖未来的商品,这个商品不单是我们看得见的,也包括我们看不见的,比如说国债,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证券指数。期权交易相对来说复杂一点,今天不展开。信用交易相当于是一种杠杆交易。期货交易实际上也是杠杆交易,但是期货交易的杠杆特别高,一般来说把它叫做保证金交易。

这是交易所的一些最基本的内容,算是做一个科普。

全球范围内第一家交易所是成立于1609年的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从第一家交易所诞生到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交易所逐渐从一个地方性的交易所扩展到全国性的交易所,并开始向国外扩张的过程。从一战到二战期间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情,包括一战、二战、华尔街崩盘、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在这个过程当中,机构投资者逐步在兴起,同时对交易所的监管力度也在逐渐加强。21世纪中后期,交易所成交量大幅得到提升,全球来看,机构投资者逐步取代个人投资者,同时国际间交易所竞争在加剧。比如前几年香港交易所就并购了伦敦金属交易所。

主持人二姐:这个交易所是谁来建立的?交易所是民营性的,还是国家的?

高承实学长: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安排。有些交易所是会员制交易所。大量的交易参与者为了交易方便,通过协商,然后大家出钱建立一个交易机构,这个是会员制交易所。现在开始流行公司制交易所。因为会员制交易所就要维护会员的利益,但是这对交易所的发展来说,就会产生很多弊端。近些年开始,交易所逐渐开始变成一种公司化的机构。

我们国家特殊一点。我们国家几个大的交易所,名义上是会员制交易所,包括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还有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但实际上会员在里面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反倒是国家监管部门在里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比较特殊,尽管实际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也是国家在主导,但从出资情况来说,它是公司制交易所。它的股东就是全国五大交易所,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加上郑州、大连和上海期货交易所。

在二战之后,交易所逐渐向全球方向发展演变。这个过程当中,交易的产品和交易规则的创新越来越多,这是大体的一个发展历程。最开始早期的交易所充满了投机欺诈,这个基本和我们现在加密资产交易所差不多,交易的失败率极高,政府没有监管,市场周期性地发生危机。比如1673年的荷兰郁金香泡沫,英国1720年的南海泡沫事件。

由于这种状态不可持续,接下来就开始了行业自律。交易所也好,行业协会也好,这种自律组织就开始成立了,开始承担市场监管职责。各国的立法机构也在以法律手段开始规范市场。但这个时期政府的管制作用还十分有限。

到第三个阶段,立法机构开始进行监管,比如说美国开始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英国也开始通过立法开始规范证券交易市场,德国也开始保持对证券市场的强力干预,我们中国也开始颁布相关法律。

第四个阶段是目前这个阶段,自律组织和政府共同监管。随着交易所的交易规模和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快,作为法定监管者的证监会和作为自律监管的交易所的监管职责和权力分工也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体系。这也保证了整个交易的顺利进行。

从交易制度上来看,在欧美国家更多是做市商制度,当然我们可能更多的把它理解成坐庄制度。

主持人二姐:什么叫做市商?

高承实学长:做市商制度从定义来说,是指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法人充当做市商,不断地向投资者提供买卖价格,并按其提供的价格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交易,从而为市场提供即时性和流动性,并通过买卖价差实现一定利润。实行做市商制度的市场,一般来说不是散户主导的市场,更多是机构主导的市场。不是一个机构,而是很多机构。做市商会根据自己对行情的判断,报出一系列的卖价,同时也会报出一系列的买价。做市商制度对整个市场的价格的稳定,包括流动性,都有极多的好处。

亚洲更多实行的是竞价制度。因为我们跟欧美国家不同,更多是由散户或个人主导的市场。对于散户主导的市场,竞价制度是比较合适的制度。竞价制度又大体分为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集合竞价主要用于市场开盘,开盘之后就进入了实时的连续竞价。

这个是我们跟欧美国家明显不同的一点。欧美是机构做市商把散户的资金集中起来做统一的资金托管。我们国家从交易角度的类似机构,比如说允许做自营的券商,提供买卖双边报价,一边卖一边买,主要赚买卖利差。但在个人或散户,更多就是做单边,赚趋势的钱,很少有人一边买一边卖。因为就各方面技术也好,研究能力也好,个人基本是不可能跟机构进行抗衡的。当然,机构在做对冲和风险分散时,散户也就成了风险分散的对象。那作为散户或个人应该怎么办呢?那就委托专门有资产管理能力的机构来处理他的资产,也就是资管业务。以上也可以说,欧美市场现在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我们可能还处于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野蛮的阶段。

主持人二姐: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国外欧美更多是各个做市商之间的一个交易?

高承实学长:基本可以这样理解。

撮合成交也有不同的成交方式和成交原则,也就是在有大量的买单和卖单,但不可能完全成效的情况下,优先成交谁的订单。比如在这个图中,最上面这个依照价格优先原则,这个是大家基本都在使用的原则。但是仅仅一个价格优先,有时候还不能完全表达市场的诉求,所以我们从右边开始有不同的价格和时间进行组合。一般来说就是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实际上就是先以价格优先,在价格相同的时候按照报单的时间排序。下面还有以价格和数量优先,这种情况还是价格优先,在价格同样的情况下,他会按照数量大小进行排序,至于具体是数量更大的优先还是数量更小的优先,就是不同的市场交易策略了。接下来的价格和客户身份,因为成熟的市场中会有做市商,那么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它是优先保证做市商交易成功,还是保证一般投资者优先成交,这也是不同的撮合原则。

从图的左边来看。按照价格优先原则,之后再选择确定交易对象,这个更多是议价交易。包括价格优先原则之后,选择特定的卖方和买方作为它交易对象,这个也是一种议价交易。

还有一个就是按数量最大化为原则进行撮合交易,这个一般来说是在市场开盘时候用的比较多的一种原则。

主持人二姐:这些不同的原则,在同一个交易所是可能同时存在的,还是说不同的交易所它依据的原则是不一样的,或者是分阶段分时间还是分商品去确定?

高承实学长:这个各种可能性都有。在我们国家,开盘的时候一般用的是依数量最大为原则进行撮合,但在连续交易的时候,就不是这个原则了。

这些都是交易所已经成熟的一些制度。而且在我们国家,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采用的也是不同的集合竞价方式。

数字货币交易

高承实学长:参与我们直播的大部分观众应该都有从事数字货币交易的经历,所以我们简单过一下数字货币交易所。数字货币交易所是能够让交易者购买或出售交换数字货币,是为数字货币提供流动性服务的平台。数字货币交易所位于区块链产业链核心位置,交易所打通了区块链投资一二级市场,链接了项目方与普通投资者。交易所在整个区块链产业生态中处于重要地位,对行业的发展起重大的推动作用。

数字货币交易所按用户资产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此外还有另外其他一些分法,比如进行数字货币间交易的交易,以及进行数字货币和法币间交易的交易所。据我所知,数字货币和法币间交易的这类平台目前不多,可能场外有一些,场内合规的只有很少的几家。绝大部分交易所是数字加密货币间的交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加密对。

数量上来说,目前中心化的交易所占了绝大多数。

对数字货币的交易,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策。我们国家2017年9月4号由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国内所有的数字货币交易所被勒令关停。现在我们知道的火币、币安、OK都是在海外开展业务。

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香港、俄罗斯、白俄罗斯、马耳他等,不同地区也都有不同的政策。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

中心化交易和去中心化交易

高承实学长:我们传统的交易所都是中心化的。为什么叫中心化?你在做交易的时候,是把你的资产打到交易所的账上,交易所会给你一个账户,然后所有的撮合过程,包括结算过程都在交易所内部完成。这个是一个中心化的交易所。

中心化交易所效率高,同时也便于交易所从自身角度做好风控。但是它有一系列的弊端。我们传统的交易所,通过制度的配套建设,把相应的弊端都规避掉了。传统交易所,本身发展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身有很强的信用和信誉,当然它也有很强大的资本,同时还有监管机构。就算是有问题发生,他也会用自己的资金,甚至国家的资金,对用户的损失作出赔付。从制度设计上,传统交易所对自己托管的资金通过银行做了第三方托管,他自身并不掌握巨量资金,所以黑客即使进入系统也不可能把资金盗走。

加密资产交易所因为发展时间短,监管不到位,有些时候政府也没有监管,就会发生很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用户的资金安全问题。比如前几天刚刚发生的某交易所7000个比特币被盗。当然这个交易所有比较强的实力,它能够拿以往的盈利把这个损失给补上。如果我们假设一下,黑客盗的不止7000个,而是7000万个比特币,这个被盗的资金额可能远远超出交易所自身的所有资产,就是交易所想赔也赔不起,那就只能倒闭。倒闭之后用户的资产怎么办?

前一段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个交易所突然发了一个公告,说创始人去世了,交易所里边所有资产的密钥,只有创始人自己有。这种情况你怎么办?

这是加密资产中心化交易所存在的一些弊端。

主持人二姐:嗯。中心化交易所其实就是资产的中心化,是吧?

高承实学长:是。中心化交易所也有他的一些优势,它的交易深度足够,加密对的数量也多,流动性也好,交易的速度也是足够的。中心化交易所能够给用户很好的体验。实际上我们传统的交易所,证券交易所也好,大宗商品交易所也好,都是中心化的。

流动性是金融学里面很含糊的一个概念。流动性的定义至少有几十个,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流动性定义为,在不影响商品价格的情况下,很容易的找到对手方并达成交易。中心化交易所,因为它的交易深度足够,所以一般来说,它的流动性也会非常好,你会很容易找到你的交易对手方。另外从交易成本上来说,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

主持人二姐:交易成本具体指哪些成本?

高承实学长:在交易所这块,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手续费。大家很多都有炒币的经历,可以大体看下我们在这些大的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手续费。我们传统的期货交易所的手续费大概是万分之几的水平,交割的费用相对高一点,大概千分之几。但是我们跟美国比,我们的费用还是比人家要高得多。

一般情况下,去中心化交易所比中心化交易所的手续费会高一点。但也不见得都是这样,比如我们正在做的跨链去中心化交易所。

中心化交易所的痛点刚才也说了一些,其中一个是技术因素。比如刚才说到的,因为他自身的技术水平不够,系统被黑客攻破。它的系统性能不好,导致交易所服务器宕机,也包括高峰时期的用户订单不能得到有效管理。

第二个就是人为的因素。人为因素,包括内部人员的监守自盗、操纵价格、内部人员在上项目方面的一些暗箱操作。在加密资产这个领域,目前这些好像都司空见惯,而且大家已经见怪不怪。其实里面有很大的安全性和公平性问题。

传统的这种中心化交易所,对各种职能进行了必要的分割,有投行、证监会、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还有其他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并把很多职能都分散了,而且互相制衡。但是在加密资产这一块,交易所集中了所有的职责,身兼数职,自身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

去中心化交易所主要是针对中心化交易所存在的资产安全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的时候,你的资产还在你的钱包里边,去中心化交易所通过链上交易实现撮合,只有撮合成功之后,才会实现资产的扣除或返现。去中心化交易所不像中心化交易所进行撮合之前,先把你的钱打到中心化交易所的账上,这个是不存在的。在真正的撮合成功之前,所有的钱还都在用户的个人钱包里面,并且所有的交易记录在链上都是可查的,不可篡改和伪造,能够保证公开透明。

主持人二姐:去中心化交易所主要解决的是交易所安全方面的问题,那是不是去中心化交易所也存在一些问题?

高承实学长:这是肯定的。有利必有弊。去中心化交易所对中心化交易所改进最主要在安全方面,此外它的业务模式比较简单,信息透明度也比中心化好,整个过程都是透明公开的。它的痛点大致有两个。第一个,因为去中心化交易所要把所有交易记录放在链上,就涉及到密码学问题,涉及到这个信息的防篡改问题,所以相对来说速度就会比较慢,就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

另外去中心化交易所,我们叫DEX,由于涉及到链就涉及到密码算法。不同的资产种类,从技术角度讲,就对应了背后的不同的非对称密码算法。比如说EOS和以太坊背后的密码技术就不同,使用以太坊的密码算法就不能够对EOS类型的数字资产进行操作,所以只能在DEX上做单一种类的这种资产交易。

这种因素也导致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不够,交易深度也不够。绝大部分交易所在跨链上的能力是不够的,因为没有跨链技术,那么不同的加密货币之间的交易也不可能打通。如果同时做几个不同种类资产的交易,用户就需要分别到不同的交易所去做。

这是它的第二个痛点。

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图。右边是中心化交易所。用户要到中心化交易所去做交易,首先要把资产从个人钱包充值到交易所设立的账户里边,然后交易所实现内部的撮合,撮合、结算之后,才能再开展进一步操作,是继续充值还是提现。如果赚钱了,可能会有一个提现的过程,但是亏钱了,就要继续充值。

左边这块就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在去中心化交易所,用户的钱还在用户的钱包里,用户通过导入私钥签名下单,然后去中心化交易所通过链下撮合生成交易,在交易成交之后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用户的资产和其他用户资产的转移,所以它的安全性要好得多。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区别在于资金托管方式和交易流程。

从数量上来看,目前去中心化交易所仅仅占了19%,中心化交易所的数量占到了81%。但是从交易量来看,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占到了99.17%,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仅仅是0.83%。如果用经济学术语,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行业集中度还相当低,这个领域还没有头部企业。这也是市场留给我们的机会。

我们对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各方面指标做了一个简单的对照表。中心化交易所跟去中心化交易所在功能设计、交易体验、资金托管、资金安全、政府监管方面的一些指标就不再展开讲了。

CCDEX的去中心化和跨链

高承实学长:下面我们进入到最后一部分,就是我们的CCDEX。

CC是Cross-chain,跨链的意思,DEX是去中心化交易所,我们这个项目就是全球首个跨链去中心化交易所。当前阶段就是要实现公平高效的价值交易市场、安全自主的资产管理方式和透明可追溯的交易记录。

一般DEX效率不高,我们要做的是高效,解决用户的交易体验问题。在价值流通上我们要打通不同的价值生态,要做加密资产的全球化的价格统一市场。除了高效,更重要的,我们还要实现公平。

这是我们交易平台的架构。从顶层设计来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构建开放的跨链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实现全球自由流动的价值生态。全球自由流动的价值生态,就需要通过跨链来实现。什么叫价值生态?传统的DEX是一个封闭的生态,我们通过跨链实现了不同封闭生态的连通,形成了更加完整的生态体系。

在具体的功能层面,从最底层开始,一个是全新的区块链交易底层平台,这是我们自己实现的区块链底层系统。第二个是新一代的交易协议,这是我们针对区块链的交易特点和特性设计实现的一个双层网络。在上面是跨链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统。这三个内容更多是技术层面的。最右边的开放生态社区治理,这个更多是机制上的内容。我们通过技术和机制两个层面实现了上面讲的开放跨链和全球自由流动的价值生态。

大家可以把这个系统想象成京东商城。我们自己有系统、有客户、有产品。同时其他人也可以到我们这里来建立自己的商城,你有你的产品,有你的客户,同时我们还能实现客户之间的共享。

主持人二姐:那不同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都必须得用这套交易系统吗?还是说可以有自己的交易系统?

高承实学长:如果要进入我们的生态就要用我们的系统,不进入我们生态就可以用他们自己的系统。

主持人二姐:嗯。他一旦进入这个平台,就进入了你的生态了。那不同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是不是可以进入到不同的交易平台上?

高承实学长:比如说你要开网店,你可能会选择到京东或是到淘宝,还是到其他的平台。到哪个平台就要遵守哪个平台的规则。

接下来是我们的几个关键技术。一个是跨链去中心化协议。跨链协议现在有多种方式,我们是基于最底层的密码算法来实现的可证明安全方案,而且这个算法我们是在区块链最核心的内核层面来实现的,它可以实现对上层所有应用的无缝链接和无缝支持,它的优势就是我们可以支持上千种主流数字资产。

第二个关键技术叫分布式的内存撮合引擎。我们设计了与区块链出块周期相匹配的集合竞价机制。不同的交易所会有不同的竞价原则,在我们这里只有一种竞价方式就是集合定价。因为区块链出块是一个周期性的事件,那么在有周期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可能做到实时的连续竞价。

所以我们匹配区块链的出块周期,采取唯一的集合竞价,采用了总量成交最大化原则为首要原则。这种方式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各方在信息获取和交易方面的公平。它的优势,一个是高效撮合,第二个就是能够杜绝抢先交易,确保交易公平。传统交易所的很多客户会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服务器放到离交易所更近一点的地方,就是为了能够更早获取信息,获得抢先交易的权利。在我们这里,因为按照区块出块周期进行撮合,就最大程度地把抢先交易杜绝掉了。这对于个人或散户就更加公平,因为机构客户本来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科学的算法设计能力,但在这种方式下,他的优势无从发挥。

主持人二姐:不是以成交量最大化为首要原则吗?大的机构客户肯定占有优势啊!

高承实学长:成交量最大是总量成交最大,而不是单笔报单量最大。比如系统内有100个客户,其中70个客户报买单,30个客户报卖单。其中一个最大的客户的买单是30笔,这是所有买单中最大的。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散户,他们的买单之和是50笔。假设这30笔买单和50笔买单报价不同,那么在撮合时系统按照成交量最大化原则就会选择50笔订单成交,而不会选择30笔订单成交。只有单一一家的报单量超过所有其他客户报单量总和时,他才有可能左右市场。当然,这种情况,在我们后续的风控设计中也会有所考虑,并会对这种市场操纵情况实施必要的限制。

刚才提到,你可以把我们的交易所系统想像成京东商城,这个商城里面会有无数的撮合节点,有无数的交易所,不同的交易所因为自身的深度广度不够,所以很多订单在自身的范围内不一定能够撮合成功。撮合不成的交易订单把它贡献出来,由我们统一进行撮合,撮合成功之后,绝大部分手续费还会返给原来的交易所。所以我们的设计,对于不同的交易所和不同的撮合节点,都是做了一个增量。所以跨链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联盟和生态,在我们这里可以构成,它更多是一种基于制度设计上的优势。当然,不同的交易所可以选择自己的撮合机制,也就是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路径,寻求差异化发展。

接下来讲一下我们技术上的创新。我们第一个实现了资产跨链,目前已经可以支持上千种主流数字资产。第二个我们通过两层网络,把撮合交易和结算分离,能够实现链上撮合链上结算,对撮合效率、交易吞吐量、结算效率都有极大提升,实现了交易系统跟底层公链之间的松耦合,有利于价值生态中其他交易所在业务上的个性化发展,也有利于系统在未来业务上的扩展。第三个就是创新的交易机制,刚才也提到了,我们采取了一种基于区块出块周期的,而且以最大成交量为首要撮合原则的撮合机制,这种撮合机制能够有效避免抢单交易。

在资产安全性方面,在用户资产进入交易环节,我们有一个锁定环节,同时用户对资产有绝对的主导性。去中心化跨境协议,我们是通过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可证明安全方案来实现。

交易公平性方面。我们会把所有的行为代码化,把所有的代码公开,拒绝人为干预,也包括拒绝我们自己对交易的干预。在规则设计上对所有用户所有订单一视同仁。采用多点交易撮合,按照最大成交量原则确定胜出的撮合节点,避免交易行为当中单笔订单价格对成交价格的影响,有利于价格的平滑波动,杜绝个别客户对市场价格的操纵。比如在传统交易当中,可能个别客户会通过一些少量订单,以极高的价格买进或以极低的价格卖出来操纵市场。在我们这个系统里面,因为我们贯彻了最大成交量原则,就可以把这些操作带来的负面作用完全规避掉。

采用与区块出块周期匹配的非连续性交易机制,有利于交易信息在分布式网络当中的扩散。任何分布式网络都有时延问题。我们现在一个出块周期是5秒钟,5秒钟对于信息扩散应该是足够的,也就杜绝了一部分客户通过信息获取优势,把它转化成抢先交易和套利的可能,同时也杜绝了一部分客户通过高频交易来对市场进行操作的可能性。

高承实学长:全新激励其实刚才也提到了,就是你把我们想成京东商城,你自身的客户肯定也会在其他的商城上买东西,也会在我们这买东西,但是买东西的手续费大部分会返还给你。

主持人二姐:帕累托最优是什么意思?

高承实学长:帕累托是意大利的一个经济学,他提了一个原则,就是在制度改革过程当中,所有人都受益而没有人利益受损,只是受益多少的问题,那么这个就是帕累托最优原则。在实际系统当中,真实的帕累托最优基本没有,只有大部分的帕累托次优。但我们设计了一个帕累托最优原则,实际上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做出了一个增量改革。所有人在我们的系统当中,你只要参与系统活动,你都是受益方,只是获益多少,因为在我们系统当中,我们是把大部分的利益返还给参与者,我们自己仅拿了很少一部分,用于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运转。

高承实学长:再展开说下撮合成交原则。撮合是最大成交量原则,也就是确保最大成交量,保证较高的交易吞吐能力,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可以做到效率比较高。第二点,成交总量最大不代表单一交易量最大的就一定成交。这个就更能促进交易的公平,防止大型交易所利用自身优势阻碍其他小交易所的发展。此外它也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这种规则也提高了小额订单参与者的积极性,提升了交易的公平性,保护市场中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后续我们也会有一些专门的文案,对这种交易方式的优势作出更详细的说明。

高承实学长:这是我们做的一个汇总表。我们与CEX的比较,与两个跨链去中心化交易所性能指标的比较。大家可以看一下。限于时间关系,不再展开了。

高承实学长:根据我们的一个内测指标,我们目前支持BTC、ETH、RC20等十几种主流货币,实际上如果把非主流算在内,我们可以支持上千种加密资产。在撮合性能这个方面,我们现在在自己的内测网上测试,撮合速度超过10万笔每秒,这个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目前看到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速度,当然包括纽交所的速度,应该说足够的。去年我们也关注了淘宝双十一期间的交易速度,峰值是每秒钟25.6万笔。我们的结算速度是每秒钟6000笔,这个速度对正常的交易也是足够的。

未来发展规划,一个是在技术上我们进一步完善,首先要保证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良好的用户体验。第二点,我们在规则上要做进一步的优化,其中包括产品品类的增加,这也是交易所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举个例子,阿里巴巴上市时候首选是香港交易所,但是由于香港证券交易所当时不接受VIE架构,所以阿里巴巴不得不到美国上市。接受不接受VIE架构,看起来是一个制度问题,实际上背后是产品的交易制度、产品的监控监管能力问题。我们前期肯定也是基于现货,后期我们还会增加期货、期权、指数、杠杆交易,引入做市商,以及更多的数字货币加密对。另外我们这一套技术和机制将来也可以外推给传统的交易所。

第二点就是针对现有交易所的一些问题,我们会建立健全相应的交易方面的规则、交割方面的规则、结算方面的规则、风控方面的规则。

第三点是生态的进一步健全。我们会与不同类别的项目方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把我们的生态作进一步的健全完整。这个工作我们目前也在做,而且也有很迅速很好的进展,后期我们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大家把这方面的进展作一汇报。

最后一点就是市场运营。当然一些常用的市场方式我们也会用,但我们更会针对市场不同的状况,从制度层面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举个例子,比如说期货交易所,每到节假日,各大期货交易所都会出具风险提示函,同时把保证金作出相应的上调。另外在日常,如果市场不景气,交易所就会酌情减免交易手续费。也包括做市商制度的引入等多个层面,从制度上作出调整,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发放糖果和一般的激励。现者就是针对用户的属性,分别给出不同的回馈,从制度设计上增加用户的粘性。

主持人二姐:我想问一个问题,不管从技术壁垒方面也好,还是从这些规则生态运营这些,你觉得其他的交易所能做到吗?比如它的壁垒有多高,门槛有多高,技术生态为什么我们能突破,而别人突破可能很难?

高承实学长:倒不是说完全不能突破。我们这个项目,整个团队已经实打实做了一年多。在这个领域,这种时候能够静下心来做一年多研发,我觉得是其他团队可能不一定做得到。这是第一点,就是我们的毅力。

第二点从我们知识结构上来说,可能大家对我有些了解,也不见得特别了解,包括我们的团队。我本身是密码学的博士,是计算机专业的副教授,还有交易所的工作经历。我在郑州商品交易所工作两年,我还有信用评级的大公司的经历。我们的团队在知识储备上,包括我们的顾问团队,可以说都是国际上的正规军过来做这件事情的。

这个事情不是说别人做不到,一个是别人有没有这种心态能够静下心来做,第二对他来说可能也是一个时间问题。

目前来看在技术层面,确实有一些交易所也在做同类的事情,但是一般的DEX可能已经碰到了一些技术上的壁垒。然后在交易规则方面,我认为很多交易所基本都还没有做。有可能它本身的团队在之前是没有传统交易所的经验的。我因为这一段一直在关注这些事情,就发现很多交易所把安全当作风控来处理,我觉得这是概念上的模糊。尽管从广义的风控来说肯定安全,但是在我看来,安全更多是技术层面的内容,风控更多是业务层面的内容,不要把两个内容混淆起来。

接下来也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近期做的两个理论性的课题。一个就是“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因为前段有一个大佬在一个会议提出,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找好项目。我们对此很不认可。我们做这个课题的思路,就是要回到交易所最原本的发生发展,考查不同类别的交易所,研究这些传统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然后在考查加密资产交易所有哪些属性,哪些是与传统交易所有共性的,哪些是个性的。从这些属性出发,加密资产交易所与传统交易所的区别在哪,共性的有哪些,然后我们才能总结梳理出加密资产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哪些内容,每个内容结合具体的加密资产交易所的定位,又能发展出哪些内容。

第二个课题就是加密资产交易所的风控问题。我们认为这是目前很多交易所还没有关注到的一个问题。加密资产交易所的风险包括哪些方面?这个课题的逻辑思考思路跟刚才也是一样的,我们考查传统交易所几大类别,每一类别交易所的风险点在哪,具体的风控内容包括哪些。再回到加密资产交易所具备哪些属性?哪些是共性的,哪些是个性的。共性的内容,包括原来交易所有哪些风控点、风控内容、风控措施、风控手段,我们可能不能照搬过来,但至少是参考借鉴。个性的,我们还要结合加密资产交易所的个别属性,我们再归纳梳理,总结出这些个性化特点和风控方法。刚才我们说加密资产交易所是把所有的功能集于一身,因此它在风控上涉及的内容就会更多,风控点也更多。针对这些风控点,我们从哪些方面去做好它的风控?那就要梳理出它的风控内容,针对不同内容,找出你的工具,找出相应技术手段,找出你的措施,作出你的规则调整和改进。

主持人二姐:咱们直播间有一个小伙伴在问这项技术我们要服务什么业务,能给哪些生产带来利益?我不太清楚您这个问题是不是前面的内容没有看呢?我们今天主要讲了交易所的一些事情。我不知道您所说的技术是指什么技术。如果感兴趣的话,想要跟我们高老师有更多的互动,可以扫右下角,是高老师的微信号。或者是您回看一下我们所有的直播回放,然后我们再进行一些交流好吗?

高承实学长:今天的直播我得再打个广告。左边上面是我们现在技术群的二维码,右边下面是我的微信号。中间是我们其他的一些联系方式。因为我们系统还在测试,我们计划至少要测试半年才会上线,也希望大家关注我们的项目,对我们的项目提出各自的认识和建议。用户体验也好,规则设计也好,技术实验也好,提出你们自己的认识,然后我们再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改进。

另外我们现在做的不单是为了我们个人利益。我一开始就说了,这个行业的交易所还处于一个由野蛮生长向行业自律过渡的阶段。我们做的是更多的是一个行业自律的事情。就是不但从技术上和规则上不让别人做恶,也不让我们自己做恶。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参与到这样一个技术改进过程当中来。

主持人二姐:好,非常棒,感谢高老师的分享!同时我们直播间里所有的小伙伴们,如果你们也想就你们的项目或者是现在做的事情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汇报互动,欢迎来找二姐,来到我们的直播间。我的微信是17070088500,咱们直播间小伙伴们扫一下我个人的微信是17623070930,17070088500可以联系我,来到直播间。那我的广告也就到这里了。学霸十三妹是一个专注于区块内容的访谈直播间,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做了974天的直播。今天给大家带来分享的是我们的高老师,高博士是CCDEX项目的联合创始人,密码学的一个博士,要和我们高老师进行进一步交流互动的话,可以扫描下面右下方的二维码!

那今天的直播大概就到这里了,感谢伙伴们的关注,我们下期见,拜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