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天下 区块链新闻 比特币能实现“去信用主体”和“平等化”吗?

比特币能实现“去信用主体”和“平等化”吗?

比特币的产生,其实基于技术流对一种公正透明的信用体系的向往。对于他们来说,比特币代表的不是一种货币,而是一种没有通货膨胀的信用体系。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在这个体系中,没有信用主体,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信用节点,互相制约使得通胀不会发生。

他们认为,现行货币体系中的信用主体中心化、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都可以用技术解决掉。理想很丰满,但真的能实现吗?

追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社会货币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总是有权力主体的影子,大到一个主权国家,小到一个岛屿上的部落,或是某个村庄,里面一般都会有相对有威望的人,是货币信用的背书。货币越是大范围的流通,就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信用主体。货币是一种关于价值的共识,信用主体的产生,把多边的共识协同变成了点对面的协同,大大地简化了交易的过程。

那比特币的信用机制是怎么产生的呢?它靠的是分布式记账。所有节点,都要进行验证,形成共识。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设计是有很多局限的,比特币的节点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再要进行验证协同操作,在技术层面上本身就困难重重。

所以,无论是从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来看,还是从现有的技术水平的制约来看,比特币想要在一个大范围内实现去信用主体,目前看来,还是不大现实的。

我们知道,在比特币的设计中,每个节点都是“同权平等”的,但仔细一想好像与实际不符。在比特币的挖矿中,计算机的算力是决定性因素。如此一来,那些拥有大型服务器的“矿工”,就慢慢占据主导地位了,小玩家越到后来越挖不到矿,很快被大浪淘沙淘掉了。早些年,像内蒙的鄂尔多斯、四川的攀枝花,那些地方水电、煤电充足且电价便宜,所以有很多“比特币矿场”。有一家叫比特大陆的企业,就占据着全球算力的一半。

所以,比特币的世界并不是没有中心和人人平等的,它是以技术中心和算力中心,替代了原主权国家的中心地位。由此可见,比特币没有真正地实现去中心化和平等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