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天下 区块链新闻 从“Libra”的诞生,看网络支付工具的演进与区块链代币的未来

从“Libra”的诞生,看网络支付工具的演进与区块链代币的未来

Libra诞生以后,主流科技媒体都做了报道,但都围绕于Libra本身的介绍,甚少谈及区块链代币的发展变化,故作一补充。

Facebook已经是一个跨国运行的社交媒体巨人。不过十年时间,就已经有大量的创新商业模式与经济活动,不断在这个庞大的平台上发生;但毕竟所有的信息流动与商业模式,最后都要以“价值的储存记录与交换”来作为结尾,而这正是Facebook一直难以插手的地方。

起心动念

这么多年来,Facebook一直想推出一种真正在互联网上诞生与运行、也跟互联网一样没有国界限制的,同时也和智能手机一样方便、不受现有全球金融基础建设羁绊的“支付工具”。

这个支付工具不只必须能用来交易Facebook上的服务,还应该可以支持电子商务、甚至OMO线下零售的各种创新应用。

要实现这样的愿景,过去常用的几种数字化支付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例如类似网络游戏公司点数的作法,Facebook曾经短暂实验了“Facebook credit”,但很快就终止了。

因为这样的做法很难进行跨公司、跨产业的交换,也因此很难大规模延伸到线下的使用场景。又例如“Paypal”或“Stripe”线上支付的做法,则必须高度依赖现有银行或信用卡账号的限制,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难以实现。

至于微信模式则更有问题,因为这种完全依赖单一app来作为支付媒介的方式,虽然在有效替代了线下零售场景中的小额现金支付,但出了中国却是完全行不通的。

这也正是为什么Facebook即使拥有比微信规模还大的Messenger与WhatsApp,却不会像Line一样想推出一个仿效微信模式的支付钱包。

网络支付工具的核心挑战

更重要的是,上述三种类型的网络支付,如果要放大到Facebook这种有数十亿用户的规模,必定会涉及让单一公司储存与管理大量暂存资金的问题。

就各国金融监理机构的立场,为了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出现,自然会希望加入许多限制;例如,会希望以准银行、甚至银行的标准,来看待这样的支付机构。然而,这些重重限制,其实也会扼杀好的网络支付工具所需要的“经济规模”与“创新空间”。

综合来说,在不同的立场与角度下,社会对网络支付工具有三个维度的需求:

l 消费者希望:申请容易、使用方便简易、允许匿名,可以用智能手机或未来任何联网设备作为工具。

l 商家希望:开放多元、不依赖单一钱包、交易安全、操作简易、低手续费。

l 政府希望:监理透明、降低集中度,不会因为单一个人或公司的失误,造成系统性的崩解与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过去,这三个要素要一起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近五年来,区块链技术与比特币社会实验的成功,为网络原生支付工具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视野,也进一步引发了“LIbra”这个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原生支付代币”诞生。

节点来源与数量:以区块链建构支付平台的核心议题

虽然本文假设读者对区块链已经有初步的认识,但既然Libra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型代币,我们还是得先说明一下:相较于以传统数据库来实作网络支付工具,用区块链技术来实作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简单的说,传统的网络支付工具只需要单一数据库,就可以记录每个账号的余额、以及买卖双方的交易记录;而区块链则采用所谓“去中心化”或称“分散式”的作法,将所有的账户余额与交易记录,重复存放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独立服务器(称为“节点”)所构成的网络上。

正因为每个节点都是独立运作的,所以这些节点上的信息论上不可能完全一致。那么,以区块链建立支付系统的核心技术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些独立的节点一起判断一笔交易是否有效”?

这也就是所谓的“节点共识问题”:如果节点们对于某笔交易的有效性可达成多数决共识,就是一笔有效的交易,反之则否。达成共识所需的时间长短,则与节点数量有关。

这很像民主制度,参与决策的节点数量越多,弊端发生的机会越小、但达成共识所需的时间也越久。

由于LIbra是为了支付而设计的,必须大规模满足各种线上与线下的零售支付场景;这一点来说,很类似以往对国际信用卡系统的要求:每笔交易的处理时间必须少于十秒、而且整个系统每秒钟起码要超过同时处理1000笔交易的性能门槛。

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区块链平台是做不到的;关键在于就目前已知的共识机制而言,如果参与验证的节点数量太多,就很难达成这样的性能要求。如果节点数量较少,虽然性能可以更好,但就可能发生联合作弊、或者被黑客攻击或绑架的情况;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意义。

Libra最大的不同

Libra除了通过减少节点、并采用BFT共识机制来来提高性能之外,它与“比特币”(Bitcoin)或“以太坊”(Ethereum)这种第一代加密货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能够同时对多个主要的法定货币保持稳定的兑换汇率。

因为Libra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是以支付为目的,所以价值当然必须是稳定的;而提供稳定价值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为每个被卖出的代币,提供相对于购买价钱完全足额的价值担保。

然而,这些用于担保的资产本身还是会有价值波动,所以Libra除了现金存款之外,也会混合多种币别的短期低收益政府债券来实施。除了足额担保之外,为了避免人为炒作代币造成价格波动,因而不利于代币在零售支付场景的使用,所以Libra的发行并没有所谓“货币政策”。

简单的说,就是发行量完全没有限制;有多少人想买,就发行多少。正因为是足额担保,所以即使没有发行量限制,也不会造成代币贬值或挤兑的危险。更重要的是,一个没有发行量限制的代币,自然不会有人为的外部因素来操作或干扰价格。

然而问题来了:消费者要如何相信,LIbra的发行者会把消费者购买时支付的法币,全数转为对应的担保资产、并且小心的管理?

Libra Association的角色

对于这个可能的质疑,Facebook的解答是把Libra开源、并且送给一个叫做“Libra Association”的非营利组织来管理与营运;让“Libra Core”核心机制成为一种“许可制的公有链”。

此外,Facebook还邀集了众多知名的网络公司、创投、国际发卡组织、支付公司、非营利组织、甚至知名学府来成为Libra Association的创始会员。换句话说,Facebook找来这些知名的公司或机构,来集体为Libra“价值储备”的有效性背书保证。

另一方面,这些创始会员刚好也同时成为Libra所需的验证节点。由于前面提到的性能理由,Libra的验证节点目前很难超过100个,所以在Libra Association开始正式营运之前,创始会员最多也只会有100家公司或法人机构。

但正因为能参与的人少,所以Facebook也为Libra Association的创始会员资格订下了很高的门槛。除了要有钱之外(包括1000万美金会费,另外还要自行负担节点的建置与运作成本),还得有在所属领域有足够的代表性、声誉、以及影响力。

例如,虽然学术机构也可以成为创始会员,但也只有少数机构能合乎门槛资格。简单的说,Libra由半开放式的基金会的成员来同时负责“代币价值储备的监督与执行”、以及“可靠且无恶意的验证节点”这两件对支付型代币而言最重要的工作。

跨国运行的多币别稳定代币

Libra不是“货币”、也不是“虚拟货币”,甚至连准货币都谈不上。因为它不像比特币或以太坊那样,独立于现有任何法币的发行基础之外,而是完全由使用者以原本国家发行的法币来购买。

所以说,它就只是“代币”;使用者想买多少,就发行多少、也储备多少。换言之,不论Libra的发行规模多大,都还是依赖法币来运作,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取代法币的能耐。

讲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Libra与 “品牌代币”几乎完全是同一件事,只是规模更大、而且还是跨国多币别运行,所以无法依赖单一品牌公司的信誉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而跨国运行的特性,则是Libra最大的重点。举例来说,假设某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商人用当地的100万元买入Libra,但几个月后该国法币因为金融危机而大跌;此时因为跨国运行的特性,这个商人手上的Libra反而是保值的。

这种特性预期会让Libra在不少国家受到欢迎。因为持有Libra可以像持有当地法币般,享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便利,又可以享有持有美元等强势货币的好处。

对经常在多个国家从事跨国电子商务的用户而言,直接持有Libra也比混合持有本国货币与多种外币便利;除了日常生活可用之外,也可以用于跨境交易,还可以减少在本国与外国货币之间频繁兑换所造成的手续费损失。

潜在的危机:隐私与反洗钱的两难

但是,这种“跨国使用零阻力”的便利,也可能因为踩到了不少国家的红线,而成为Libra短期内最大的潜在危机。

如同前面所说的,由于Libra不是货币,所以各国政府从财政与总体经济面没有反对Libra的理由;但它会影响各国政府对跨国汇款的管理,尤其是影响反洗钱策略,因此有可能成为某些国家对Libra持有戒心的主要原因。

由于Libra继承了区块链开放与开源的特性,消费者只要有帐号的网址、私钥、以及交易密码就可以购买,不见得需要通过Facebook旗下相关的帐号,也可以使用Libra代币。

这意味着,消费者其实可以匿名使用已经购买的Libra;然而因为Libra可以在甲地购买、跨国移转到乙地、然后再兑换回乙地的法币,而且整个程序几乎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所以,如果允许匿名账号来进行法币买卖,那么目前传统银行所做的反洗钱措施就会完全失效。

如果要找个鱼与熊掌兼顾的方式,就是限制使用者在购买Libra、或者将它兑换回法币时,必须是是实名制、而且只能通过有授权的交易所进行;如此一来,与隐私有关的个人资料只会留在交易所,而平常的流动则可以是匿名的。

只要交易所做好个人资料的管理与保护、并且配合金融监理机关做好异常交易的监控,其实是可以兼顾消费者隐私,以及反恐反洗钱需求的。

智能合约:零售与电商创新的新战场

本文一开头提到过,Facebook的野心是打造一个网络原生、数字原生、低手续费、而且更有利于商务创新的金融支付平台;而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则是“Move”这个专为Libra打造的全新程序语言。

如果说Libra代币代表了未来一种可跨国运作、有足额担保的数字资产,那么Move 就是用来描述这些数字资产如何进行交易的游戏规则,也就是一般常说的“智能合约”。

这二者加起来,就可以同时解决所有交易都会面临的“成本”、“安全”、“性能”、以及“弹性”这四大问题;对于许多勇于创新的新兴品牌或小型电商,这是非常有利的工具。

也正因为有太多人期待从Libra上打造的全新基础建设,去展开新的创新服务与新的游戏规则,所以我们预期Libra不会得不到支持。既有的从业者就像博弈理论上的囚犯一样,要不要加入这个“战场”,都是个两难的选择。

对区块链产业的影响

对区块链产业而言,Libra的出现有两个影响:对于原有“币圈”的业者,尤其是众多把“支付代币”与“投资代币”混为一谈的ICO而言,Libra的出现无疑正式宣告了他们的死亡。

其实,多数的ICO是把股票、公司债以及提货券的概念混在同一个代币机制之中,这原本就是非常有问题的设计;任何一个有起码财务会计专业的经理人都知道,公司的可用资金应该有长期与短期的分别。

最长期的是股东投资的“股本”,其次是借来的“公司债”,最短的是跟客户的“预收货款”;而任何一家认真运营的公司,除非一开始就有不良的企图,否则都不会主动把这三种资金混在一个篮子里。

但多数的ICO代币设计,却同时是投资凭证、也是提货凭证;这意味着公司的ICO越成功,财务的结构就越不健康、代币持有者也越没有保障。

当然,在疯狂的金钱游戏之下,质疑的声量会被淹没。当市场上充斥着一开始就意图不良的代币时,正派的经营者就只好先回避这个市场;而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也让区块链代币几乎与诈骗画上等号。

Libra的出现,有望让“品牌代币/支付型代币”的概念快速回到主流,并且让区块链应用进入良性竞争的循环;对于一些致力于新型高性能公链平台研发的“链圈”业者而言,这会是天上掉下来的利多。

因为一定会有许多大型渠道品牌或网络平台一方面认同Libra的概念,但又不愿意加入Libra的阵营;而本身又太过“传统”、没有足够的科技能力,所以只好寻求与既有公链平台的策略合作;利用已有的公链平台,来快速发行自己的支付型品牌代币。

所以,不论Libra到底能多成功,这只重量级的鲶鱼所能引起的效应,已经是无庸置疑的了。

One More Thing

讲完了吗? 不,故事才正要开始。

严格来说,到目前为止包括Libra在内的各种“品牌代币”应用,都还是“P2P扫码转帐”,而不是“营业场所支付”。就抽象的现金流而言,这两者没有什么不同;但对零售服务业的现场管理而言,这两者天差地远。

在人员繁杂与工作忙碌的营业现场,店员或实习生不可能拿着公司或老板的手机来作为“即时确认”的工具;而如果各种POS要和越来越多的品牌代币整合,也会是很大的工程。而这也正是低费率转帐支付工具一直无法有效推展的原因。

所以,小型商店或微型摊贩需要轻量化设备,来与代币支付平台结合,让不管是实习生或大爷大妈都不经训练即可使用。而连锁品牌的POS则需要简便、而且可以规模化的系统整合方式,才有办法全面性的收取代币支付。

至于方兴未艾的各种贩卖机与无人服务设备,则更需要有兼具弹性与成本的IoT模组,来作为快速演进中的机器设备、以及各种代币支付平台之间的桥梁。当Facebook的Libra带动其他或竞争或合作的品牌代币、快速推向全世界十几个市场与二十几亿人口时,也就代表了无比庞大的市场机会。这些市场规模有数千万台、甚至上亿台的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新大陆。

返回顶部